第16 章回去反省七日!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 章回去反省七日!

 

还没回杨舒敏,沈南沈北就带着一大家子呼啦啦涌进了门。

众人整整齐齐站成排,规规矩矩躬身行礼:“母亲,万安。见过大哥,大嫂。”

沈念初眼笑着打量这群晚辈。

几个孙子孙女跟着大人弯腰作揖,模样学得有模有样,看来学的挺认真。

她抬手示意大家起身,语气轻快。

“不错不错,都有长进,快别站着了,过来坐着说话!”

“娘!”

小儿子沈霖原本满心欢喜,脚步轻快地就想一下子扑到沈念初跟前,像往常一样逗趣打闹。

可刚迈出几步,他的眼神扫到了大嫂,顿时紧急刹车。

他心里嘀咕着。

“大嫂在这呢,要是我像平常那样跳脱,她肯定又要找话嘲讽我了。”

沈霖脸上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,凑近沈念初,略带撒娇地说道。

“母亲,您瞧瞧,儿子刚才学那些规矩,学得不错吧?”

沈霖还是个年少活泼的少年,平日里几个哥哥都宠着他。

让他性子格外的活泼,也有些没心没肺的。

沈念初看着这张仰着撒娇的少年脸,指尖悬在半空没敢真去揉。

她在心里疯狂呐喊“小儿砸我也想撒娇,我也想蹦跳!”

面上却堆出慈爱的笑纹,拍了拍沈霖的手背。

“霖崽这脑子就是灵,一学就会,比你几个哥哥小时候机灵多了。

等会让厨房给你单做栗子糕,省得你侄子们跟你抢。”

“祖母偏心!”

“我们今日也行礼了!”

几个孙子孙女立刻围上来,七嘴八舌地拽她衣襟。

“好好好,都厉害。”

沈念初被拽得往前倾了倾,索性张开手臂把孩子们圈进怀里。

“等会儿让厨房做桂花糖糕,谁学得最好就多拿两块——”

杨舒敏看着这幕热闹场景,指尖轻轻拽了拽袖口。

合着她的震惊,她的疑惑,此刻却连开口插话的空隙都没有。

她这个相府的大夫人,没人在意?

“老爷?”她转头看向沈翊。

沈翊正看着小辈们挂在母亲肩头晃腿的模样,满笑容满面。

这抹笑意落在杨舒敏眼里,竟比春日湖面上的阳光还要晃眼。

可这张笑脸,她嫁进来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几回。

她当然知道沈翊待自己不算差,给她这个当家主母所有的尊重!

但那些程式化的关怀里,总像隔着一层薄纱。

温吞,疏离,永远端着当家主君的架子。

但这并非杨舒敏真正想要的,她觉得这些远远不够,远远满足不了她内心的渴望。

她想要的,是他看自己时眼底有光。

哪像现在,对着这群吵吵闹闹的泥腿子家人,竟笑得这样开怀。

杨舒敏希望沈翊那笑容,只属于她一人。

杨舒敏看着自家一双儿女,正凑在沈念初跟前嘻嘻哈哈地笑。

这一幕,可把杨舒敏给气得够呛。

越看越碍眼,猛地一拍桌子。

“杰哥儿!巧姐儿!你们读的《女戒》《弟子规》都喂狗了?

在老太太跟前疯跑成什么体统?传出去人家该说相府嫡子女连市井小儿都不如!”

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沈念初手里的青瓷茶杯砸在青砖上裂成两半。

心里疯狂吐槽中。

哎哟喂,我这暴脾气,可忍不了你这货!

老娘凭啥就得受你这白眼和嫌弃啊?

你既然这么看不上原身一家,当初为啥还死乞白赖地非要嫁进来。

还差点一哭二闹三上吊的,到底图啥呀?”

她噌地站起来,手指点着杨舒敏。

“哟呵!我这把老骨头还在呢,轮得到你来训我的孙子孙女?

要立规矩回你屋里立去,在这儿摆什么官太太谱儿?”

“母亲!”“祖母息怒!”

一屋子儿孙“扑通”跪下,最小的沈意晨吓得往沈霖身后缩。

杨舒敏脸色青白,指尖抖得攥不住帕子。

“母亲,我、我只是怕孩子们失了体统……”

“杨氏,回屋反省。”

沈翊突然开口,“即日起闭门七日,抄《女戒》三遍。”

“老爷!”杨舒敏难以置信地抬头,“我明明是在……”

“父亲,母亲只是太严厉……”

沈意杰刚开口就被沈翊抬手打断。

“无需多言。”

沈翊转向沈念初,语气软了几分,“娘,消消气,孩子们都吓坏了。”

“可是老爷……”

“我说,回——去!”

沈翊猛地拍案,震得桌上茶盏叮当作响。

宁寿堂院外,原本侍奉的一众下人。

除了沈念初早就考虑好要留下的三个人,其余的都被带走了。

杨舒敏一头雾水,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。

她还没来得及弄清楚事情的缘由,更别说去帮那些下人说情了。

自己反倒被老爷下令禁足,这可把她给气坏了。

杨舒敏嘴唇颤抖着,看了眼神色不善的沈念初。

又看了眼面无表情的丈夫,终于咬着下唇转身离去。

门帘重重落下的瞬间,沈念初冲着空荡荡的门口翻了个白眼。

小声嘟囔:“早该治治这脾气了,真当我这老太太是泥捏的?”

等杨舒敏离开,沈翊站起身来,沉声道。

“娘,二弟、三弟、西弟,你们挑选下人时仔细些。

若有眼神不正、看着不顺眼的,首接筛掉,不必留情面。”

“大哥放心,我们有数。”

老二率先应声,老三、老西也纷纷点头。

沈念初瞧着大儿子紧皱的眉头,明白他并非因为杨舒敏的做派,那不值得。

而是气自己识人不清,竟从未看透自己夫人背后藏着的心思。

她打发几个孙辈出去,而后单独与西个儿子谈话。

关于沈翊,书里有清晰记载:

他才华横溢却也骄傲自负,能当上相爷,虽靠自身才学,可皇帝与他的兄弟情分,才是最关键的依仗。

任凭朝臣如何反对,皇帝一句“沈翊纵是年轻,朕说他能做相爷,便做得。”

便无人再能置喙。

沈翊也当真一心辅佐皇帝,可惜最终结局………。

“翊儿,你不必自责。我与你的兄弟、弟妹们,从未受委屈。

先前我想着,她是礼部侍郎的外孙女,咱们乡下人多让让也无妨。

可是………”


    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2YCS-1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
书迷小说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