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略一沉吟,玉指轻拈杨柳枝,沾取玉净瓶中一滴晶莹甘露。那水珠悬于指尖,并不滴落,反而泛起温润毫光,内里似有无量空间,隐隐传来洪涛翻涌之声。
“惠岸行者何在?” 菩萨清音呼唤。
话音刚落,只见下方潮音洞中一道金光升起,落在莲花台下,正是惠岸行者木叉!他躬身合掌,恭敬至极:“弟子木叉,听候法旨!”
菩萨将指尖那滴蕴含澎湃水元的甘露轻轻一弹!甘露离指,瞬间化作一枚寸许大小、非金非玉、莹白温润的水玉令符,稳稳落入木叉掌心。令符表面水纹缭绕,隐现 “西海敕令”古篆!
“持吾敕令,速登九天,访托塔李天王。”菩萨语气温和却蕴含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代我问他,借天庭镇魔利器——全套天罡刀,立时携来!就说……南海故友,需借锋芒,暂伏小儿魔炎,化刚戾为慈忍!”
“是!弟子领法旨!” 木叉深知事态紧急,不敢半分耽搁。接了那枚流转不息、蕴含菩萨无边法力印记的水玉令符,躬身一拜。旋即足下祥云自生,化作一道璀璨夺目的琉璃佛光,破开云霄,首冲三十三重天凌霄殿方向射去!速度之快,远超寻常神仙驾云!
悟空见木叉飞走,眨巴着金睛火眼,凑到莲台前好奇地问:“菩萨,您说的那 ‘全套天罡刀’……是个什么宝贝?真能降服那红孩儿的三昧真火?” 想到那焚金熔铁的火,他本能地揉揉肋下。
菩萨微微一笑,净瓶柳枝轻挥,几滴甘露洒落,点在悟空焦黑的衣襟上,那灼痛感立时消减大半,只余一片清凉。
“天罡正数,有锋无刃,号‘缚魔之刀,点化凶顽’。”菩萨的声音如同天籁纶音,解释带着深意,“李天王掌此刀阵,镇守天关,专克世间戾气锋芒。红孩儿火气虽凶,终究源于妄心邪念。此刀锋,斩不断火舌,却可破他邪心依仗,缚他戾气本源。待他火灭气消,再行教化,方为治本之道。”
言毕,菩萨不再多语,依旧垂目观潮,静待木叉归来。紫竹林间只有风拂竹叶的沙沙声与海潮有节律的拍岸声。悟空听得似懂非懂,挠了挠脑袋,只能按下心中急切焦躁,也学菩萨样盘坐一旁云上,抓耳挠腮,不时望望那遥远高耸的天门方向。
未过多久,悟空猛地抬头!他那神目刺破云层,己窥见九天之上,一片浩荡佛光裹着一道威猛金甲身影正疾坠而下!
“来了来了!”悟空猴性跳脱,腾地站起来!
果然是惠岸行者木叉!
只是他此刻的姿态,却让悟空小小的吃了一惊!只见木叉行者足踏琉璃祥云,周身佛光灿烂依旧,但平日里那威猛之姿却带上了几分前所未有的肃然与凝重。这凝重,并非来自他本身,而是源自他庄重无比、双手高擎着的一件器物——
那根本不是一把刀!而是一整叠!
木叉以毕恭毕敬的姿态,双手之上,稳稳托着三十六面排列得整整齐齐、通体暗金、光华完全内敛、形如未开封巨大剃刀或厚背无锋奇异戒尺般的……厚重金属板!
这些金属板每面皆长约西尺,宽近一尺,厚足一寸!通体呈极深邃的暗金色泽,材质非金非铁,似有无数细密到极致的符文在其内里流转、生灭、组合又拆解!没有寻常兵刃的锋锐寒光,亦无丝毫灵力外泄,沉甸甸、黑压压叠在一起,如同三十六块来自亘古洪荒、被天神遗忘的祭祀碑石!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、肃穆、收敛一切锋芒与躁动、只余下纯粹 “秩序”与 “镇封” 的浩大威严感,无声无息地弥散开来!连下方躁动的海浪都瞬间变得温顺,只敢发出轻柔的拍打。
正是天庭镇魔至宝——全套三十六柄天罡刀!以其无锋厚脊,承载天纲秩序,以 “无锋”克万刃,以“厚德”镇万邪!
“弟子复命!”木叉稳稳降落在莲台前,声音庄重低沉,额头竟隐现汗迹,双手将那沉重如同承载了半壁青天的天罡刀组,缓缓呈至菩萨座前,“蒙吾父李天王深明大义,慨然相借全套天罡刀!天王有言:‘有劳菩萨慈悲,代为降魔点化’!”
菩萨微微颔首,目光落在那一叠暗沉无华、却令周围空间都隐隐凝固的刀阵之上,眼中慈悲更甚,低语道:“善哉。刚极则折,戾火灭时,正是引渡慈航之机。” 她伸出手指,在虚空中轻轻一点。
那三十六柄厚重如碑的天罡刀微微一震!内里流转的无尽符文骤然明亮,无数道细密的金色光线在刀体表面交错闪过!紧接着,它们自行飞旋解离,如同一朵暗金色的金属莲花层层绽放!瞬息间化作三十六道不过巴掌长短、形制古朴、似刀非刀、似尺非尺,通体依旧暗金、毫无锋锐之气的微型刀符,绕着菩萨的玉净瓶口滴溜溜旋转不休!那沉重的威压感瞬间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灵性内蕴、静待御使的至宝气象!
“悟空,”菩萨目光温和看向早己看呆了的猴王,“你前头引路。此刀之锋,破戾非断命,缚魔更渡魔。火云洞前,当见分晓。”
悟空得了菩萨法旨,又见那三十六道暗金刀符在净瓶口旋转,灵性非凡,心中大定。他朝菩萨拱了拱手,咧嘴一笑:“菩萨放心!引那小崽子出来,包在俺老孙身上!您老就瞧好吧!” 说罢,一个筋斗翻出紫竹林,认准枯松涧方向,金光如电,疾驰而去。
菩萨足下自生九品莲台,祥光万道,瑞霭千条,惠岸行者木叉侍立一旁,手托玉净瓶,紧随其后。一行不疾不徐,踏云而行,首往那怨气冲天、毒火弥漫的火云洞地界。
不多时,己至枯松涧上空。下方洞府妖气滚滚,硫磺焦臭刺鼻,隐约还能听到八戒杀猪般的惨嚎和红孩儿尖利的催促声。菩萨按下云头,停在距离火云洞约莫三五里外一片相对开阔、草木稀疏的山坳上空。此地地势略高,视野开阔,正是设伏的好地方。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J7QF-99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