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见到沈砚清,是在民国二十三年的深秋。
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整理古籍,突然一阵奇异的眩晕袭来,再睁眼时,我竟置身于一条陌生的青石巷。细雨蒙蒙,石板路泛着冷光,街边店铺的幌子在风中摇曳,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桂花香。我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突然出现的月白色旗袍,彻底慌了神。
“姑娘,可是迷路了?”温润的男声从身后传来。
转身望去,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衫的男子立在油纸伞下,眉目清朗,气质如竹。他手中握着一叠报纸,报头赫然印着“申报”二字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我竟穿越到了民国时期。
他叫沈砚清,是《申报》的记者。得知我“失忆”后,他好心收留我在报社打杂。在相处中,我逐渐发现他不仅文采斐然,还怀有一腔热血。他常深入街头巷尾,撰写揭露社会黑暗的文章,言辞犀利,针砭时弊。
而我,凭借着现代的知识,帮他整理资料,出谋划策。一来二去,我们之间渐渐生出了别样的情愫。他会在采访归来时给我带一块桂花糕,我会在深夜为他研磨红袖添香。
然而,时局日益动荡。沈砚清因一篇揭露官场腐败的文章,遭到了当局的通缉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将我托付给一位可靠的朋友,自己则踏上了流亡之路。
等我回来。”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。
此后,我日夜盼望着他的消息,却只等来一封封辗转而来的信件。信中他说他在各地奔走,为正义发声;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我;说等时局安定,就回来娶我。
可是,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。最后一封信里,他写道:“若此去不能归来,望你勿念,寻个良人,平安度日。”
我握着信纸,泪如雨下。我怎能忘?怎能忘他在月下为我朗诵新诗的模样;怎能忘他在报社奋笔疾书的身影;怎能忘他说要带我去看海的承诺。
我开始西处打听他的下落,却只得到零星的消息。有人说他在前线做战地记者,有人说他被敌人抓捕,生死未卜。
就在我几近绝望时,命运又和我开了一个玩笑。在一个普通的清晨,那阵熟悉的眩晕再次袭来,等我回过神,我己经回到了现代的图书馆。手中还紧握着沈砚清的最后一封信。
此后的日子里,我疯狂地查阅民国时期的资料,希望能找到关于他的蛛丝马迹。终于,在一份泛黄的旧报纸上,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战地记者沈砚清的报道。报道中说,他在一次采访中不幸中弹,壮烈牺牲。
那一刻,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。原来,我们的故事早己注定了结局。可即便如此,我依然感激命运让我遇见他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我们曾携手走过一段时光,有过真挚的爱情,这就足够了。
夜深人静时,我常常会想起民国的那个秋天,想起青石巷里的相遇,想起他说“等我回来”时坚定的眼神。那些穿越时空的爱恋,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,就像一场旧梦,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痕迹。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JN3C-1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