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多大年龄的男人,都是喜欢打水仗的。
比如朱高煦。
在他的“调停”之下,足利家所有的船,连大带小,现在己经变成各种碎片漂浮在海面上了。少数木片上还爬着一些侥幸活下来的足利家族武士,被战舰上的明军士兵居高临下当活靶子一样射杀。
有本事就潜水逃离大明舰队的控制范围,那也算你有本事。
“马保兄弟啊,本王太喜欢打水仗了!”朱高煦笑的合不拢嘴,“本王打了这么多仗,有在沙漠里的,在草原里的,在山地里的,在树林里的,哪儿都有,就是没有在水上打过!
郑和皮笑肉不笑:“王爷,您这……行吧,也算是打仗了。”
“算啊,肯定算啊,怎么不算呢?”朱高煦一挑眉毛,“而且本王发现啊,这在水上打仗,比在陆地上打仗方便多了!”
“哦?为何?”郑和追问。
朱高煦一只手扶着船边的扶手,另一只手指着海面上的那一片狼藉:“你看啊,在陆地上打仗,把人家杀了,你还得把人家埋了不是?我是厚道人,管杀不管埋不的事儿我可干不出来。”
郑和己经猜到朱高煦的嘴里要吐出什么象……呃,要说出什么话了。
“……你看啊,在水上打仗就不一样了。”朱高煦说的兴高采烈的,“管杀不管埋,尸体首接喂鱼,多省事儿!"
郑和嘴角抽搐,一时竟无言以对。
“还是在水上打仗好。嗯,真好!”朱高煦一边说着,越说,就越觉得自己牛逼坏了,赶紧叉会儿腰。
“王爷,他们……”郑和凑上来,朝着大内家族那几艘船的方向努努嘴,“……怎么处理?”
这会儿大内家那几艘船就挨着明军的战舰在那儿漂着,船上的武士们就像目睹了同类被活生生扒了皮的猴子一样,不能说有多害怕吧,反正裤子基本都湿了。嗯,海上风浪大,难免的。
朱高煦只是略微一琢磨便有了主意:“扔绳子,让他们派个说话顶事儿的人上来。”
绳子扔下去,一只猴子……啊呸,一名武士顺着绳子爬了上来。
这名武士看起来眼神不错,只是看了一眼甲板上的众人,便准确的找到了官儿最大的那位,忙不迭的小跑到朱高煦面前双膝跪下:“在下大内家族家臣陶山义真,拜见尊贵的大明将军!”
朱高煦乐了:“你也会说我们的话?”然后看向郑和,“你们去南洋的时候,那些番邦之人,也都会说我们的话么?”
郑和略微琢磨:“不一定,有的人和大明打过交道,懂我的语言;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懂大明语言的。”
朱高煦冷笑一声:“要我说,就该让那些番邦之人都学说大明的话,他们那些鸟语,叽里咕噜的,听着爷浑身刺挠!……行了,那个……什么来着?就你,你刚才说自己叫什么?”朱高煦指着跪在地上的那名日本武士问道。
日本武士再度磕头:“尊贵的大明使者,在下是大内家族的家臣,陶山义真。”
“桃山……什么一针两针的?”朱高煦微微皱眉,然后摆摆手,“嗨,算了算了,你们东瀛人的鸟名字,念起来,爷怕闪了舌头。爷就叫你桃子,记住了没?也甭管是毛桃还是什么桃,反正啊,你就叫桃子了,记住了么?”
陶山义真哪敢说一个不字,桃子就桃子吧,好歹在明军的帮助下能捡回一条命来己经是万幸了。
“感谢大明出手相救!”陶山义真跪在那里,头叩在地上,“若不是尊贵的大明使者出手相救,我们这些人己经遭足利家的毒手了!请允许在下冒昧的问一句,大明船队这是要去哪里?”
朱高煦和郑和从宁波起航的时候,也是派了人通知大内家族的,眼前这个大内家族的家臣,竟然不知道?
算了,不管这些了。只见朱高煦“嗯”了一声,点点头:“没事儿,毕竟接到你们求救信的以后,本王是一刻不敢耽搁,生怕来晚了。”
等会儿,救援信?
郑和转头看向朱高煦,他怎么不知道明军什么时候收到过救援信?
陶山义真也是愣住了。
首先,陶山义真是能听懂汉话的,听到眼前这位大明将军自称“本王”。所以,这个人应该是一名大明的王爷。
其次,这位大明的王爷说什么接到了救援信——谁写的信?家主么?
郑和悄悄凑近朱高煦:“王爷,您刚说的求援信是……”
朱高煦嘿嘿一笑,压低声音:“我编的。”
甩开有些愣神的郑和,朱高煦走上前,虚扶陶山义真站起身来,看着陶山义真的眼睛真诚的说道:“放心,大明己经按照你们的请求,消灭了这支追杀你们的足利家的船队!现在,你们派人回去通知你们的家主,大明的军队要在室津登陆!”
陶山义真还停留在前一个问题上:“将军……啊不,大明的王爷,我们没有给您发过求援信啊?”
“嗯?”朱高煦一皱眉,“没有么?不是你们送信来,说足利家的人追杀你们,然后你们把追兵引入大明战舰的包围圈的么?”然后回头看着郑和,“马保兄弟,你去把信取来。”
“信?”郑和显然还没有入戏,“王爷,信在哪儿?”
朱高煦指着郑和:“瞧你这记性!”然后松开陶山义真的手,走回到郑和身边,用只有郑和能听到的声音悄悄吩咐,“快回船舱去,现写一封!信里的内容,嗯……就说大内家族向我们求援,请求大明帮助他们消灭足利家的船队……”
郑和愣了许久,表情瞬息之间发生连续的变化。
“啊?”
“哦~”
“嗯!”
郑和顾不上行礼,掉头就走,朱高煦则是继续笑盈盈的看着陶山义真:“李子啊,你别愣着,告诉你的人,赶紧回去传信,就说大明要在室津登陆,让他去做好准备工作!”
得,刚才还是桃子呢,现在变李子了。
只不过陶山义真不敢回答朱高煦的问题,因为明军如果在室津登陆,那等于是一个少女被拎着刀的壮汉闯入了闺房一样。
明军舰队中,舰船的数量在这里摆着呢,兵力也不会少。
室津,能放下这么多船,这么多人么?
(本章完)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PYNL-238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