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于这个何成……”朱棣抬眼问道,“小子,你还记不记得这个大同都指挥使何成是谁?”
朱瞻基略微思索了一下,突然眼睛一亮,脱口而出:“哦!徐州……”
朱棣呵呵一笑,点了点头:“对,当年你南下的时候,在徐州住过一晚,你还记得吗?何成就是当时徐州卫所的指挥使。这个何成是当年跟着我起兵的老人,今年爷爷北伐之前,把他调到大同了。”
“说起这个大同啊,爷爷又想起一个人。”朱棣放下折子,坐在御案后边的椅子上,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“爷爷的十三弟,代王朱桂。”
朱桂啊?朱瞻基知道,他是洪武爷的第十三个儿子,母亲是郭子兴之女郭惠妃,初封豫王,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,就藩大同,建文元年被废为庶人。朱棣夺位之后恢复王爵,但这家伙属于洪武爷诸子当中比较败坏皇室声誉的那种,在史书中的形象较为负面。
据说,朱桂刚到大同,就被多次举报“骄纵不法”。洪武爷下诏斥责他,但也仅仅是斥责,削减其护卫以示警告,并没有严惩。说白了,就是雷声大,雨点小。
后来,朱桂在大同强征民夫修建代王府,还建起来一座九龙壁,因为这事儿又被洪武爷痛骂一顿,但也仅仅是要求他拆了九龙壁了事。结果呢,这位代王爷动了心思,只是拆掉了九龙壁外围的一些装饰,却保留了九龙壁的主体。明朝末年,代王府毁于一场火灾,放火的是某位被裁员的李姓驿卒,唯九龙壁因是独立建筑得以保存。
话说回来,朱棣登基后,重新恢复了朱桂的王爵,可这家伙是记吃不记打。
永乐三年,朱桂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虐杀王府官员,被大同地方官弹劾到朱棣这里,朱棣下诏严厉斥责。之所以只是下诏斥责,是因为这会儿朱棣刚登基,需要稳定宗室。
永乐八年,朱桂利用藩王特权,在大同周边强占民田,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计,逃亡他乡。朱棣命其退还田地,但朱桂表面应允,实际继续侵占,说白了,就是阳奉阴违。
朱棣把那份弹劾何成的折子,还有何成自辩的折子,都拿在手里来回看,突然开始冷笑。
“我当是什么人,为祸百姓,官府却不敢阻止,呵呵……”
朱棣把何成的折子摊开放在桌面上,手指着折子上的一处文字,示意朱高炽和朱瞻基看一看。
“……欺压百姓者,乃代王侧妃卢氏幼弟……”
刚才朱瞻基没细看,这会儿终于反应过来了,原来是代王朱桂的小舅子!
“一个亲王侧妃的弟弟,就让这些地方官吓破了胆,呵呵,真是出息……”朱棣冷笑一声,然后回过神来,试探着去问朱瞻基,“大孙,你说,是不是因为爷爷屡次纵容代王,导致他一个侧妃的弟弟就敢在大同耀武扬威、横行乡里?”
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,明摆着的事儿么?
自己也反应过来这一点的朱棣,略显尴尬,轻轻咳嗽了几声,清了清嗓子,然后一拍桌子。
“这些个地方官,看来我还是对他们太好了。要是洪武爷在位的时候,大同的地方官,有一个算一个,都得剥皮揎草!”
眼看朱棣越扯越远,朱瞻基小声提醒他:“爷爷,那您认为,这个何成麾下的百户,该如何处置?”
哎呦?反问起我来了?
朱棣咧嘴一笑:“猴崽子,你觉得呢?”
朱瞻基想了想,然后开口说道:“如果大明律中确有规定,凡祖父母、父母为人所殴……什么来着?爹,你刚才说啥来着?”
朱瞻基有点想不起刚才朱高炽说的那个条款的原文了,便看向朱高炽求助。
朱高炽略微思索,背诵出原文:“凡祖父母、父母为人所殴,子孙即时救护而还殴,非折伤以上,勿论;至折伤以上,减凡斗三等;至死者,依常律。”
“啊对,如果确有这个条款,那只能按照条款去治罪。但是孙儿觉得,法不外乎于人情,即便是要依法治国,也要考虑法律施行时的实际情况。”
“被杀之人是代王宠妃亲弟,然其横行不法己久,实为地方一害。此次闯入民宅施暴,百户护亲杀人,情有可原。至于弹劾何成包庇下属的那个折子……依孙儿看来,是大同地方官将本案定性为‘挑衅藩王’,所以坚持要给那百户治罪。”
朱棣听到这里,朝着朱高炽的方向给朱瞻基使了个眼色:“现在是你爹监国,你得说服他。”
朱高炽瞬间首起腰来:“啊对,你得说服我,你爷爷让我监国,这事儿就得听我的。”
嘿,说你胖你还……唉对,你确实胖。
朱瞻基眼珠子一转,嘿嘿,有了。
“爹,你得这么想。代王这个小舅子,平时欺负百姓,现在还欺负到军户头上了,被砍了也纯属活该。”朱瞻基一边琢磨一边说,也开始背着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。
朱棣看到这一幕,一阵偷笑,这……这不是老大的习惯性动作么?一琢磨事儿就喜欢到处走,还把手背在身后头。别人动脑子,他是动脑子连带着动腿。
“先派人去收集那个被砍了的小舅子干过的烂事儿,全给他翻出来,什么强抢民女、打死过人、偷税漏税之类的,一件不许漏。当然,人家没做过的事儿也不许给人家身上胡乱编排,咱们要就事论事。”
朱瞻基继续踱步。
“然后,爹啊……”朱瞻基站住脚,盯着朱高炽,“大同当兵的都盯着这件事儿呢,要是寒了他们的心,改天鞑子打过来谁卖命?”
朱高炽没什么反应,朱棣倒是先点了点头。
“当然了,咱们也不是要违背大明律,百户毕竟是越权杀人了,肯定要治罪,但治的不是杀人罪,而是他身为军人,插手地方官府的事。所以,就……革职流放……”眼看朱棣有点皱眉头,朱瞻基赶紧加快语速往下说,“实际上发配到前线镀金,过两年立功就能回来。”
然后,朱瞻基笑嘻嘻的走到朱棣身边:“当然了,爷爷您得再把代王骂一顿,说他管家不严。”
朱高炽一琢磨,要是把被杀的代王小舅子打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徒,这就相当于把军官擅杀皇亲的问题,巧妙的转变成“为民除害”的正义故事。这样一来,朝廷也无非为所谓的“挑衅藩王”而头疼。
朱棣看上去很满意这个方案,瞄了一眼还在沉思的朱高炽:“太子爷,你觉得怎么样?”
“呃……这个,我觉得,可以试试……啊?”朱高炽反应过来,朱棣刚才叫他“太子爷”?于是,大胖一下子有点惊慌失措:“爹……啊不,皇上,您……您别问我啊,您这会儿在这儿呢,哪有我说话的份儿……这个,您觉得如何?”
朱棣笑了笑,又转头看向朱瞻基:“大孙,你是不是还想说,以后代王闹事,咱们还能把这件事拿出来当证据,告诉代王,以前处理他处理的还是轻了?哈哈哈……猴崽子,想的够远的。”
朱棣这态度,摆明了是支持朱瞻基的意见,朱高炽也没啥好说的,反正他也不是一定要治那个百户的罪,他的本意还是维护大明律的条款。可眼前这位老爷子,那是拥有大明律最终解释权的人。得了,他说是啥就是啥吧。
于是,朱高炽也表态,只是语气里还稍微带了一点不太确定的犹豫:“那就按……瞻基的意见?”
朱棣一拍桌子:“就这么干,太子,既然你和太孙都拍板了,那我这个老头子也遵一回旨意,我这就下诏,好好训斥一下我这个十三弟……”
然后,朱棣站起来要走,朱高炽和朱瞻基送到门口。
朱棣走出门外,站在原地一回头:“行了,你俩继续批折子,我还有事,别送了,回去吧。”
(本章完)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PYNL-82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