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8周凡北京之行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018周凡北京之行

 

正月初八的晨光里,周凡站在天安门广场东侧,看着第一缕阳光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鎏金尖顶。虽然才早上六点不到,广场上己经聚集了不少等待升旗仪式的游客,他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,在寒风中跺着脚。

"要国旗贴纸吗?五块钱两张。"一个小贩凑过来,塑料筐里堆满小红旗和纪念章。周凡摇摇头,目光却被小贩军大衣上的兵徽章吸引——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闪电翼徽。

"老班长?"周凡脱口而出。小贩愣了一下,突然抓住他的手臂:"你是...周凡?比武拿过三等功的?"原来这是当年隔壁连队的炊事班长,退伍后在北京做了小买卖。两人站在零下五度的寒风里聊了十分钟,最后周凡口袋里多了包纪念章,而对方死活不肯收钱。后来又留下联系方式。之后再聚。

周凡仰头望着城楼上金色的琉璃瓦。积雪在檐角勾勒出毛茸茸的银边,像给这座六百岁的宫殿描了道眼线。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游人如织,有个穿汉服的姑娘正在拍照,石榴红的裙摆扫过青砖上的残雪,让他想起父亲相册里母亲年轻时的模样。

军器陈列馆,以前来过。但是看过不过瘾。周凡盯着玻璃柜里的明代"神威大将军炮"出了神。铜炮身上的铭文己经模糊,但炮膛里的岁月仿佛还在嗡鸣。旁边旅行团的导游正用喇叭讲解:"这门炮在鸦片战争期间曾击沉过英国军舰...

在读书时,看过描写颐和园的文章。这次特地来到这里。看看昆明湖。昆明湖结了厚厚的冰,成了天然溜冰场。孩子们坐着冰车嬉笑,笑声在十七孔桥的桥洞间来回碰撞。周凡沿着长廊慢慢走,描金彩绘的枋梁上,西湖十景的故事在积雪映衬下格外鲜明。走到排云殿前,他突然发现台阶右侧的汉白玉栏杆缺了一角——一位导游正在叙述。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留下的弹痕。有一部分颐和园被破坏。

从部队带回的书中大多数是毛泽东文学及文集,诗集。感叹这位军事家,政治家,革命家为国利民无私奉献。周凡十分崇拜。就去纪念堂瞻仰。毛泽东纪念堂前的队伍拐了三道弯。周凡跟着人群缓缓移动,安检口的工作人员看到他证件上的"退役军人"字样,悄悄指了指绿色通道,他却摇摇头站回了队伍里。水晶棺西周的灯光像凝固的朝霞。

周凡的脚步在北京某军事主题商业街的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。这条不过五百米长的街道,两侧密密麻麻排列着二十余家军品店,每家店铺门口都精心悬挂着仿制的军号、钢盔或是迷彩网,在阳光下闪烁着别样的光芒。第三家店的橱窗里,一套87式迷彩作战服被塑胶模特撑得笔挺,领口还别着空降兵特有的蓝色闪电徽章——和他退伍时上交的那套一模一样,这让他的目光瞬间被吸引,久久无法移开。

“老板,这个能试吗?”大声说道。店主是位缺了颗门牙的大爷,眯着眼上下打量他:“当过兵?”得到肯定答复后,大爷咧嘴笑了,露出那几颗残缺不全的牙齿:“后屋有试衣间,腰带扣要往右掰才能解开。”更衣室的镜前,周凡熟练地系紧战术绑腿,大爷正在擦拭一枚54式手枪的仿真模型:“合身吧?这版型是按当年军工厂原版复刻的。”周凡在镜子前转了几圈,英姿飒爽。最后,他还和穿着这身作战服的自己拍了张照留念。

街尾的“铁翼”飞行体验馆门口,停着辆喷涂成迷彩色的吉普车,看起来十分酷炫。推开玻璃门,仿真机舱的味道扑面而来——航空煤油混合着皮革清洁剂的气息,这熟悉的味道让周凡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。柜台后的女店员戴着飞行墨镜,眼神中透着专业和热情:“体验套餐含十五分钟模拟驾驶,能选歼 - 10或武首 - 10。”周凡略作思考后选择了后者,坐进全真模拟器时,操纵杆冰凉的触感让他手指微微发抖,那是激动与兴奋的颤抖。

最让他挪不开步的是二楼展示区的动力伞装备。墨绿色的伞衣铺展开来足有几十平米,伞绳在射灯下泛着蚕丝般的光泽,显得格外精致。标签上六万八的价码让他倒吸凉气,但手指抚过伞包侧面的快速解脱装置时,肌肉记忆瞬间苏醒——这是和他们部队当年用的同款设计,那些在天空中翱翔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。店主看出他的犹豫,突然压低声音:“退伍证打八折,再送套备用伞绳。”说着掀开内衬,露出军方采购的验收钢印。周凡心动了,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套装备,更是他军旅回忆的延续。

转账时POS机吐出的长长单据花了近十万。但当他背着鼓鼓囊囊的伞包走出店门,路过邮局时,他将所有物品进行打包。他给老村长家寄了七八个大小包裹,里面有最新款的登山靴、带GPS功能的军用腕表、一整套野外生存工具等,除了刀具一些禁止寄的物品。

“您这是要开军品店啊?”快递小哥一边封箱一边打趣。周凡笑着点点头,也算是对自己军旅生涯的一种纪念和传承。

飞行体验基地在昌平区的山坳里。周凡穿上久违的跳伞服时,发现腰围比退伍时松了两指宽。教练帮他检查装备时突然"咦"了一声:"哥们儿你这伞具调校得专业啊?"

"自己调的。"周凡熟练地扣上腿带,"D型环挂点要偏左5度,不然开伞瞬间容易打旋。"

当首升机攀升到1500米高度,舱门打开的瞬间,寒风裹着柴油味灌进来。周凡站在舱门口,下方是棋盘般的农田和蚂蚁大小的房屋,这种视野他再熟悉不过。

"第一次跳?"教练大声问。周凡摇摇头,突然纵身跃出舱门——没有按照体验流程规定的双人跳,而是独自扑向苍茫大地。

自由落体的六十秒里,时间仿佛被拉长。耳边呼啸的风声中,他听见连长当年的吼叫:"周凡!你他妈手张得太开!"下意识调整姿势时,他才惊觉自己正咧着嘴笑。在800米高度开伞的瞬间,熟悉的拉扯感从肩带传来,伞衣"哗"地张开,他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拽回人间。

最后一站是通州的轻武器体验馆,这里陈列着各种轻型武器,让人目不暇接。周凡对这些武器充满了好奇,他迫不及待地来到了25米靶场,准备一展身手。

周凡拿起92式手枪,装上子弹,调整好姿势,瞄准靶心。只听“砰”的一声,子弹呼啸而出,击中了靶心。他连续射击,一组接一组,每一颗子弹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。

92式手枪的后坐力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控制,但对于周凡来说却如鱼得水。他轻松地化解着后坐力,射击动作流畅自然,仿佛他就是为射击而生的。

当报靶器显示出全部十环的成绩时,周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就在这时,隔壁隔断的年轻人走了过来,满脸羡慕地看着他,说道:“大哥,你这枪法太厉害了!能不能教教我握枪的姿势啊?”

周凡微笑着点了点头,正准备给年轻人示范一下,突然手机震动了起来。他打开手机一看,原来是老村长发来的一段语音。

“周小子!”老村长发来的语音中,背景音里吵吵嚷嚷的,“你疯了啊,买这么多东西寄到我这儿。年都过了,你可以回来了。”

接着,老村长的声音变得有些哭笑不得,“你李叔非要穿你新买的鞋子去你爸的坟上扫墓,结果不小心摔倒在烂泥沟里了,刚刚穿的新鞋啊,心疼得不行。不过人没事儿,你放心。”

周凡听完这段语音,笑得差点握不住手机。他想象着李叔摔倒在烂泥沟里的狼狈模样,觉得十分有趣。不过他也有些担心李叔有没有受伤,于是赶紧给老村长回了条消息,询问具体情况。

确认李叔没有大碍后,周凡心情愉悦地走出了靶场。

硬卧车厢里,乘务员来换票时,看见这个中年男人正对着手机屏保照片发呆——那是他穿着军装和战友离别的合照。"要到站了?"乘务员随口提醒。周凡收起手机,从行李架上取下鼓鼓囊囊的背包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R3Y7-18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
书迷小说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