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透过威尼斯运河边斑驳的百叶窗,在伊凡凡的舞鞋上投下菱形光影。她站在酒店套房的落地镜前,反复调整着意大利设计师定制的孔雀蓝舞裙,缀满施华洛世奇水晶的裙摆随着呼吸轻轻颤动。万红军倚在门框上,领带松散地挂在脖颈,手中握着的手机屏幕亮着刺眼的新闻推送——"中国黑马组合陷入抄袭争议"。
"别信这些。"万红军的声音带着沙哑,这己经是他们抵达威尼斯参加国际舞蹈交流赛的第七天,网络上的舆论却愈演愈烈。某知名舞蹈博主发布对比视频,指认他们在黑池舞蹈节上的创意编排抄袭了十年前欧洲某小众舞团。伊凡凡转身时,水晶耳坠划出冷冽的弧线:"我们明明是融合了中国元素..."话音未落,敲门声骤然响起,组委会工作人员递来加急通知:"由于争议事件,原定的开幕表演需临时调整。"
威尼斯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,伊凡凡和万红军挤在狭窄的咖啡馆里。木质桌面上,两杯卡布奇诺的奶泡己经塌陷。万红军翻看着律师发来的声明草稿,伊凡凡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玻璃上画着圈:"会不会...真的是我们疏忽了?"她想起集训时看过的无数视频,那些灵感碰撞的瞬间突然变得模糊不清。万红军猛地合上电脑,咖啡溅在稿纸上晕开墨痕:"我们的每个动作都是心血,怎么能被这样污蔑!"
争吵来得毫无预兆。当晚在排练室,伊凡凡提出暂时修改编排以平息争议,万红军却坚决反对:"这是对我们创作的背叛!"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,惊飞了窗外的鸽子。伊凡凡抓起舞鞋摔在地上,水晶碎片迸溅:"你总是这么固执!难道要看着我们的努力被舆论毁掉吗?"话出口的瞬间,她看见万红军眼中闪过受伤的神色,如同被击碎的镜面。
冷战持续了三天。伊凡凡独自在圣马可广场游荡,看街头艺人表演即兴舞蹈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舞者注意到她紧锁的眉头,用蹩脚的英语说:"孩子,舞蹈就像威尼斯的水,越想握紧,越会从指缝流走。"她望着运河上摇曳的贡多拉,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:"真正的艺术,要经得起质疑的风浪。"
与此同时,万红军在酒店房间反复观看黑池比赛录像。当镜头扫过观众席时,他突然暂停画面——在某个角落,坐着视频中指控他们抄袭的舞团成员。这个发现让他浑身发冷,立刻联系了威廉姆斯。老裁判长的回复简洁有力:"我会调取当年的比赛档案,真相总会浮出水面。"
和解发生在暴雨倾盆的傍晚。伊凡凡冒雨回到排练室,发现万红军正在地板上铺满写满批注的乐谱和设计稿。他的衬衫沾着颜料,显然是在绘制新的舞台效果图。"我想通了。"他抬头时,眼底布满血丝却闪着坚定的光,"我们不逃避争议,但也不能固步自封。"他摊开一张泛黄的纸,是从威尼斯图书馆找到的18世纪华尔兹手稿,"或许我们可以从古典中寻找新的突破。"
他们开始了疯狂的创作。白天走访威尼斯的古剧院,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肢体语言;深夜泡在当地舞蹈学院的资料室,对比不同年代的编舞手稿。伊凡凡将大运河的蜿蜒水流化作舞步的轨迹,万红军则从教堂彩窗的几何图案中提炼旋转的角度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渐渐找回了最初合作时的默契,争吵变成了激烈的思想碰撞,分歧化作创新的火花。
比赛前夜,威廉姆斯带着厚厚的档案袋出现在酒店。"当年那个舞团的作品,"他推了推眼镜,"原本就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实验创作,你们的灵感不过是殊途同归。"他将文件拍在桌上,"但我更期待你们明天的表现,听说你们要在舞台上重现'流动的威尼斯'?"
舞台灯光亮起的瞬间,伊凡凡的裙摆如同涨潮的海水漫过舞台。万红军的引导不再追求力量感,而是像贡多拉船夫的船桨,划出优雅的弧线。他们以威尼斯船歌为配乐,将华尔兹的摆荡与弗拉明戈的激情融合,当伊凡凡完成360度旋转时,裙摆上的水晶与追光灯交相辉映,仿佛将整个威尼斯的星空都踩在了脚下。最震撼的是尾声部分,两人用太极的圆融化解了探戈的激烈,在光影交错中,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舞蹈美学。
掌声雷动中,伊凡凡看见评委席上的舞蹈博主红着脸起身鼓掌。万红军悄悄在她耳边说:"你看,争议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舞者。"谢幕时,他们特意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后台的工作人员——那些在舆论风暴中依然默默支持他们的人。
庆功宴设在大运河的游船上,伊凡凡望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她转向万红军,眼中闪烁着星光:"原来裂痕不是终点,而是让光透进来的地方。"远处圣玛利亚大教堂的钟声传来,与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交织成最美的旋律。而他们的舞蹈之旅,也将带着这份破茧重生的勇气,继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。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RFUZ-5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