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章 指标混乱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036章 指标混乱

 

第036章 指标混乱

“朱厂长,稍微有点对不住,这次提货,按约定该给你们双庆厂的四成指标费,得先欠着。”

“等我把货运回海阳,周转开了,再给您送过来。”

没想到朱成果大手一挥,十分爽快。

“嗨!小徐厂长,说这话就见外了!”

“钱的事不急!”

他咧嘴一笑,露出憨厚的表情。

“再说了,刚才谈的四成,我觉得有点高了。”

“这样吧,降两成,就按两成算!”

“你能帮光明那孩子,我心里就感激不尽了!”

徐牧野看着朱成果真诚的脸,心里也有些触动。

他点了点头。

“那我就谢谢朱厂长了。”

他话锋一转,问道。

“朱厂长,你们厂里,除了这减震器的指标,其他配件的指标小票,还有多少闲置的?”

徐牧野猜测,像双庆这种小厂,每年的配件指标应该是成套下发的。

但各种配件的损耗程度不同,需求量自然也不同。

刹车片是易损件,用量肯定大。

发动机、变速箱这种大件,轻易不会坏。

减震器一年能批下来一百支轿车的指标,那刹车片呢?大灯组呢?前保险杠?挡风玻璃?雨刮器?轮胎?变速箱齿轮组呢?

这些指标,是不是也大量地躺在双庆厂的抽屉里睡大觉?

朱成果闻言,脸上露出一种复杂的神色。

似乎是惊讶,又像是无奈,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……尴尬。

他迟疑了一下,压低声音,凑近徐牧野,像是要说什么秘密。

“小徐厂长,说实话,我们这种县里的厂子,日子不好过啊。”

“上面的指标,每年都批下来一大堆,看着挺唬人。”

“可实际上呢,很多东西,我们根本用不上。”

他指了指办公室角落里堆着的文件。

“那些指标小票,就像废纸一样,堆在那儿,占地方。”

肖伟业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,忍不住插嘴。

“朱厂长,指标还能用不完?那可是好东西啊!”

朱成果苦笑一声,摇了摇头。

“好东西?也要看对谁来说。”

“对你们红旗厂,对那些大厂,指标当然是好东西,是命根子。”

“可对我们这种小厂来说,很多指标就是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”

他叹了口气,继续解释。

“就拿这轿车配件来说吧,河口县总共才多少辆轿车?”

“一年到头,修车的也没几辆。”

“厂里那几个老师傅,手艺都快生锈了。”

“每年批下来的轿车配件指标,大部分都用不完,只能眼睁睁看着过期作废。”

“摩托车配件稍微好点,县里摩托车比轿车多,修理需求也比轿车大。”

“但摩托车配件的利润薄啊,跑量才能挣钱。”

“我们厂子小,进货量也小,有的配件,汽配厂也生产不了,只能靠进口的。“

”有指标,也都是都是从省里进出口贸易公司那买来再转手卖给我们。“

”那边给的价格高,算下来,都不划算。”

“有的配件,还不如黑市价格低呢。”

朱成果的话,让徐牧野心里一动。

黑市。

又是黑市。

看来这汽配黑市的能量,比他想象的还要大。

连国营汽修厂,都被迫要从黑市进货。

“朱厂长,你们厂里,除了减震器,其他配件的指标小票,还有多少?”

徐牧野再次问道,语气平静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。

朱成果看了他一眼,眼神闪烁了一下。

“这个……”

他犹豫了一下,似乎在考虑要不要说实话。

徐牧野继续说道。

“朱厂长,您也看到了,我们红旗厂现在的情况,很困难。”

“急需这些配件指标,来盘活生意。”

“如果您能帮我们一把,也算是帮了我们红旗厂的兄弟们。”

“我们不会白拿您的指标,该给的费用,一分都不会少。”

朱成果沉默了片刻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“好吧,既然小徐厂长都这么说了,我就实话实说吧。”

他走到办公桌旁,拉开抽屉,从里面翻出一堆厚厚的文件。

“这些,都是我们厂里还没用的指标小票。”

他把文件递给徐牧野,语气带着一丝无奈。

“你们自己看看吧,能用得上多少,就拿走多少。”

徐牧野接过文件,快速翻看起来。

刹车片,大灯组,前保险杠,挡风玻璃,雨刮器,轮胎,变速箱齿轮组……

各种轿车和摩托车配件的指标小票,应有尽有,数量惊人。

很多配件的指标数量,甚至超过了减震器。

刹车片的指标,轿车和摩托车加起来,足足有上千套。

大灯组,也有好几百套。

轮胎,几百条。

变速箱齿轮组,也有几十套。

徐牧野看得有些震惊。

河口县汽修厂的指标管理,简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。

这些指标,如果真的全部提出来,价值至少几十万。

而现在,却像废纸一样,堆在抽屉里。

这简直是巨大的浪费。

“朱厂长,这些指标,你们真的都用不完?”

徐牧野抬头看向朱成果,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。

朱成果苦笑一声。

“用不完,当然用不完。”

“县里就这么点修车业务,哪用得了这么多配件?”

“这些指标,每年都批下来这么多,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。”

他摇摇头,语气带着一丝抱怨。

“估计上面那些领导,根本就不了解下面的情况,拍拍脑袋就决定了。”

徐牧野心里了然。

看来这指标管理的问题,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。

这不仅仅是河口县的问题,恐怕是整个海阳市,乃至整个国家的普遍现象。

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,正在逐渐显现出来。

指标分配不合理,造成资源浪费。

市场需求和生产供应脱节,导致供需矛盾突出。

这些问题,如果不尽快解决,将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。

徐牧野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思绪。

现在不是考虑这些宏大问题的时候。

他现在最重要的是,先把红旗厂的困境解决掉。

把这些闲置的指标利用起来,为红旗厂创造利润。


    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RXPR-3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
书迷小说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