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宴会厅里,水晶吊灯如星河倒悬,将整个空间照得璀璨夺目。刘圆圆身着一袭素色修身礼服,站在红毯尽头,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寒暄声与香槟杯碰撞的清脆声响。这是她第一次以 “草根律师” 的身份受邀参加律界年度盛典,而几个月前,她还深陷职场危机,被污蔑、被排挤,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寒夜里为经费发愁。
“刘律师!” 中华律协的陈会长笑容满面地迎上来,胸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“恭喜你入围‘年度公益律师’,实至名归啊!” 刘圆圆微微欠身,礼貌地回应,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过宴会厅角落 —— 那里立着一块电子屏,循环播放着她代理过的经典维权案例:农民工讨薪胜诉、家政工获得工伤赔偿、外卖骑手争取到合理权益…… 画面里,当事人质朴的笑容与宴会厅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。
颁奖环节在万众瞩目中开始。当主持人念出 “年度公益律师 —— 刘圆圆” 时,全场掌声雷动。她踩着细高跟走向领奖台,聚光灯的强光刺得她眯起眼睛,恍惚间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暴雨夜的律协听证会,王律师掀翻的文件如雪花般纷飞,而此刻,这些掌声却如此真实地将她包围。
“感谢律协的认可,更要感谢那些信任我的当事人。” 刘圆圆握紧奖杯,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,“法律不应是资本的游戏,而该是照亮黑暗的光。” 台下,各大律所的合伙人纷纷举起香槟,投来赞赏的目光。威尔逊?霍克律所的新任代表甚至起身鼓掌,全然不见几个月前对她的恶意诋毁。
颁奖仪式结束后,宴会厅瞬间热闹起来。西装革履的律界精英们端着香槟围拢过来,递名片的、邀合作的,恭维之词不绝于耳。“刘律师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所担任高级顾问?待遇绝对从优!”“我们计划成立公益事业部,想请您来掌舵!” 刘圆圆的手被握了一次又一次,笑容却逐渐变得僵硬。
就在这时,她的目光越过觥筹交错的人群,落在观众席后排。几个熟悉的身影挤在角落,老李戴着那顶洗得发白的安全帽,身旁的工友们举着自制的横幅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“刘律师,我们永远支持你”。横幅边缘还沾着未干的颜料,显然是匆忙赶制的。老李发现她的目光,立刻兴奋地挥舞手臂,安全帽上 “安全第一” 的字样在灯光下一闪一闪。
刘圆圆的眼眶突然发热。她想起法律援助中心暖气停供的寒冬,这些兄弟送来众筹的善款和温热的姜茶;想起庭审时,他们自发组成的 “亲友团”,用粗糙的手掌拍打出最热烈的掌声。相比此刻宴会厅里的虚情假意,这些来自底层的支持,才是她一路走来最坚实的力量。
手机在手包里震动,是张昊发来的消息:“街角烧烤摊,等你庆功,肉串和啤酒管够!” 配图是摆满烤串的桌子,炉火映得食物油光发亮。刘圆圆看着图片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她想起和张昊在法律援助中心加班的夜晚,两人常去那家烧烤摊吃宵夜,摊主王叔总爱多送两串烤面筋,说 “给辛苦的律师加加餐”。
“刘律师,不知您对我们的合作意向……” 一位西装革履的合伙人还在喋喋不休。刘圆圆礼貌地打断他:“抱歉,我己经有安排了。” 她穿过人群,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有力。当推开宴会厅大门的瞬间,冷风裹挟着都市的烟火气扑面而来,吹散了满厅的脂粉香与恭维声。
街角烧烤摊的霓虹招牌在夜色中闪烁,“老王烧烤” 西个字被油烟熏得有些模糊。张昊坐在熟悉的位置上,面前的烤串堆成小山,两瓶啤酒己经打开。“就知道你待不住。” 他笑着递过烤鸡翅,“那帮衣冠楚楚的家伙,哪有烤串香?”
刘圆圆脱下高跟鞋,赤脚踩在塑料凳上,接过烤串咬了一大口。肉香混合着孜然味在舌尖散开,啤酒的气泡刺激着喉咙,竟比宴会厅里的顶级香槟还要畅快。远处,老李带着工友们骑着电动车赶来,车筐里还装着自家种的玉米。“刘律师!我们来给你庆功!”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夜空。
这一刻,刘圆圆望着眼前热闹的场景,突然明白:那些行业的认可、律所的邀请,不过是过眼云烟。真正值得珍惜的,是在困境中依然选择相信她的人,是与张昊并肩奋斗的岁月,是街角烧烤摊的烟火气。这份来自底层的温暖与信任,才是她作为律师最珍贵的勋章,也是她将继续在公益法律道路上坚定前行的理由。
(http://www.shumicxsw.com/book/29JY-69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shumicxsw.com